北京出租车行业管理模式是否有待改革?
2014-3-18 20:29:31 推荐指数:
为缓解打车难,政府出台一揽子措施。目前北京的出租车行业管理模式是否有待改革?能否让企业充分在市场中优胜劣汰?
针对公众和专家学者的疑问,北京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给予回应,改革需循序渐进,一夜间推倒所有公司重新洗牌不现实。
“份儿钱”能不能再降低?出租业利润参照贷款利率
【观点】为提高司机的收入,交通委要求,涨价后增收的所有收益全部归司机所有,同时进一步控制企业的利润。如何控制利润率,“份儿钱”还能再降吗?
听证会消费者代表牛志远表示,在查看发改委提供的出租公司成本分析样本后,他对这一成本的部分取值方式并不认同;数据也应由第三方独立机构来出具。同时他认为出租车公司管理成本费用太高,出租车公司管理人员与出租车司机的比例约是1∶34,也就是说34个司机养活一个公司行政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人工成本太高。应该提高效率,并请第三方来公开测算该收多少份儿钱。
部分专家表示,出租公司的运营成本一直没有专门机构测算,企业在管理费上还有压缩余地,相应的“份儿钱”也可以减少。目前,一些出租公司在从事出租行业的同时还开展餐饮、汽车租赁甚至是房地产开发业务,导致原本就混乱的账目更不明晰。
【回应】北京市交通委新闻发言人李晓松介绍,此前,政府、媒体已经多次算账,企业的“份儿钱”到底包括哪些,以单班车5175元的承包金为例计算,去掉企业返款、岗位补贴、燃油补贴、五项社保,实际净份儿钱3300元左右。再除去车辆保险、折旧费、修理维护费、企业管理费,剩余的便是企业的纯利润,每辆车每月约500元。如果压缩,应该是在管理费这些柔性成本中。
李晓松透露,上世纪90年代,的确存在过出租车行业暴利时期,但现在已不是暴利,可压缩空间不大。下一步,政府要将出租行业的利润控制在微利,即出租车行业的利润要保持在比同期的银行贷款利率高2%-3%的水平,如果比银行贷款利率还低,肯定没有企业愿意从事出租行业。
李晓松强调,为控制企业的利润,今后,每年要定期组织专业的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核查,计算企业不断变化的经营成本,从而相应地调整承包金额,但调整后,司机的收入不能降低。而且,企业必须定期向司机、民众公示企业的承包金标准,接受社会监督。另外,政府要求,以后从事出租行业的企业应该专司出租行业经营,即专营,这就使得审计部门在核算公司账目时更加清晰和明确,减少各项业务之间交叉形成的“糊涂账”。
2013年1月21日
西安汽车租赁商务租车价格性价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