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租赁开始悄然风行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销售新能源汽车5889辆,最近两年,每年的产销量也仅在万辆左右。
这一数字距离国家2015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的目标还相距甚远。尤其是私人购车领域更是迟迟未能启动。
与私人购车领域的冷清相比,新能源汽车租赁却开始悄然风行。
继中国最大的连锁租车服务提供商一嗨租车正式启动电动车租赁以来,杭州、北京相继开始电动汽车租赁模式的探索。汽车租赁能否成为新能源汽车真正市场化的“救命稻草”?
新能源汽车租赁风生水起
到过杭州西湖的网友不少都有租赁自行车的经历,而今后大家不仅可以租赁自行车,甚至还可以租赁电动汽车。
近日,一家名为左中右的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总经理就是原吉利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金良。据说,左中右的名字还是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亲自起的。
作为吉利和浙江康迪公司的下属子公司,左中右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即将正式启动的“微公交”项目。
何为微公交?如果把地铁、公交这些交通线路称为大动脉,那么地铁站、公交站到家门口的距离就是“毛细血管”,纯电动汽车租赁系统主要在“毛细血管”发挥作用,所以也称为“微公交”。
其实,究其根本,还是一种纯电动汽车的租赁项目。刘金良表示,按目前计划,“微公交”以短期时租为主,目前只局限在杭州主城区范围内运行,主要针对杭州市民,手续很简单,用身份证和驾照进行登记,并刷信用卡1000元的预授权作为保证金就可以租车,试运营期内每车每时收取20元,其他像充电、换电池、电费、保险、保养等都由运营商负责。
刘金良透露,今年年底前将计划投放5000至1万辆电动汽车。近日,首个纯电动汽车租赁站在西湖区已建成,车库内可以停放30台左右的纯电动汽车。今年计划在西湖区建设30-40个立体车库。
事实上,左中右公司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今年7月份,中国最大的连锁租车服务提供商——一嗨租车首家电动汽车租赁专营店在上海嘉定正式启动运营。一嗨租车高级副总裁蔡礼洪在接受网易汽车专访时透露,电动车租赁业务开始近一个月来,车辆的平均出租率维持在80%左右。目前主要是一些短途代步尝鲜者,另外,就是一个企业客户,通常会长期租赁电动车,用于在企业园区内供员工日常来回摆渡使用。
蔡礼洪表示,电动车租赁首批投放50辆,今年年底预计将有200辆纯电动车投入运营。下一步,一嗨租车还将推出分时租赁的模式,可以按照小时进行租赁,这样可以大幅降低租赁的成本;一旦这一模式被证实可行,他们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复制。
至于大家非常关心的充电方面,据介绍,一嗨租车门店目前只提供慢充服务,从空电到满电预计要6-8小时。不过,用户前期在指定门店充电不需付充电费,还车时也无需将电充满。由于操作安全的原因不允许私自充电。
另据了解,北京市目前也正在试点推广纯电动汽车租赁业务,北京市交通委及相关租车企业负责人透露,年内将正式推向市场,让消费者体验到纯电动汽车的租赁服务。神州租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CEO陆正耀也透露,该公司和北京市科委正在做试点,第一批将有几十台纯电动汽车用于两三个网点,纯电动汽车的优点是比较实惠,目前消费者顾虑的还是行驶里程问题,有150、200公里的里程限制。
盈利预期普遍持谨慎态度
难破新能源私人购车僵局
尽管电动汽车租赁一时风头正劲,不过,在谈及项目预期时,蔡礼洪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对于电动汽车,目前很多消费者其实根本不了解,在运行中有些问题都是操作不当引起的。一嗨租车这次的大胆尝试在未来可以预见将遇到许多的困难和挑战,初期主要还是以产业普及和积累用户为主,计划3年左右达到收支持平。
刘金良在谈及盈利预期时更是将项目定位为一项公共服务工程,他表示,他们经过几年的研究和测算,认为整个租赁项目在达到一定规模以后,可以有微利。
在目前推行的几种电动汽车租赁模式的调查中不难发现,与传统汽车租赁相比,租赁的管理模式并没有什么不同,更多还是在产品本身和充电设施等配套上。
电动汽车租赁尽管节省了汽油消耗这一块,但电动汽车的维护成本、充电设施的建设成本、电动汽车本身的成本等并不低。比如杭州就为此专门新建了租赁站,而一嗨的业务迟迟未能拓展到全市,充电设施前期投入较大也是原因之一。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电动汽车租赁究其根本还是汽车租赁,这是一个貌似门槛不高,但其中涉及到大量数据库管理的行业,要做好其实并不容易。所以,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是非常重要的。其次,电动汽车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基础配套不完善以及规模化的问题。
该人士认为,电动汽车租赁真正火爆或许还是要等混合动力产品的逐步上市。虽然纯电动汽车是未来方向,但混合动力更适合目前的市场现状。新能源租赁牌照无疑更多还是为混合动力开路。
上海高瞻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徐维翰也认为,新能源汽车私人购车领域的真正爆发就在今年。而其中一个最为关键的引爆点就是混合动力。
那电动汽车租赁是否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的一把破局利器呢?上述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电动汽车租赁目前更多得还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这种模式固然可以在相对广泛的范围内、以一种相对低廉的成本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电动汽车,从而为电动汽车的配套提供更多的实际数据,但希望租赁的方式来打破打破新能源汽车在私人购车领域的僵局是比较困难的。因为私人购车和租赁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消费群体,同时租赁的方式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阻挡电动汽车私人购车突破的关键问题(价格、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充其量只是私人购车领域的有力补充而已。